深入的分析和理解拆解本身
万物皆可拆解
最简单的比喻来自: 庖丁解牛,从目非全牛-目无全牛-游刃有余。
这其中就有对结构和事物关键部分的深入理解。
(why)为什么要拆解 [目的]
更好的拆解优秀的作品的思路和套路,学习这些套路,然后为我所用。
案例的和作品的拆解本质是对优秀的解读,更是对本质规律的把握。
对基本的模型和基本模型的关系深入的把握和理解。
优秀的拆解能够让你链接到更多的大神和牛人。
(how)要怎么拆解?
我在问自己如何拆解的时候遇到了问题,突然把范围扩的太大了,如果从拆解的角度上看,很多的东西要分类,然后分类之后又有不同的拆解方法,这个该怎么解决?有什么具体的事物能够将底层的东西打通?而不是手里有一只锤子的时候,看到所有的事物都是钉子。
模型似乎是能够更好的统一这些事物的方式
简单的事物是简单的模型,复杂的事物是复杂的模型。复杂模型是复合的模型,这也为什么说天下大事作于细,天下难事作于易。从简单到复杂,实际上是多个单因子为实现某个或某些特别的功能以某种结构(关系)有机的结合起来的复合因子,这些复合因子的再以某些关系和结构组合构建起多变量的冗余系统——世间万事万物。
所以 拆解的本质是拆解出抽离于事物的模型,把复合的模型拆分成子模型,子模型拆分成子子模型。
拆解的理解
概念是人理解一切的基石,而更多更清晰的概念,是衡量一个人是聪明的标准之一。
概念是模型的单一因子,是人理解世界的前提和基础。
基于以上,能够那么拆解就更好的理解了,拆解就是把优秀的案例(复合模型)拆分成简单模型(简单因子)。
而从 单一因子 入手,出现频率最高的概念就是需要下苦功夫去理解和吃透的最重要的事物。
其次,是 各个因子之间的关系构成,研究那些频次最高的关系构成,那么就能在再概念+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基本的创作。
第三,当积累的足够多清晰概念+关系时,用系统的方式构建可应用的基本体系。然后通过和自我的灵感结合进行创作。
最后,当上面提到那些东西都能够做到特别熟练的时候,就能够做到熟能生巧了,没准有时候还能在灵感出现的时候,构建起特别精巧的作品。
附:德雷福斯模型
拆分的话术和工具
-
话术
-
这个概念(可以替换为其他的词)是什么?
-
这个概念(可以替换为其他的词)为什么是?
遇到不懂的,先学搜索引擎,然后带着答案找人问。
有个底层逻辑: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你遇到的问题,其实前人已经遇到过,你只需找出他的解决方法,然后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改造使用,基本就可以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有财力的伙伴,请支持正版软件,需要破解版的请自行百度或者google。
(what)要把文章拆解做成什么样?
以同类型的主题为符合模型,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拆解。进而拆分出:
-
标题模型 →高频标题模式背后关于人的认知,即:为什么要这么拟标题?
-
结构模型 →更符合人脑的理解结构,为什么?
-
素材模型 →如何更好的的搭建素材库。
-
金句模型 →金句背后击中人的点在哪,为什么?
-
过渡模型 →过渡是怎么实现,为什么?
-
结尾模型 →如何结尾,为什么?
通过分析,能够给出什么成果?
- R 范围
- 以某个主题的多篇优质文章来拆解,整理标题-结构-素材-金句-过渡-结尾
- s 进度
- 每两天完成一篇6000-8000字,完成20篇
- q 质量
- 逻辑结构清晰,表达通顺
- c 成本
- 每天的早上6.00-8.00 持续到5月20号
拆解到最后就要复盘和总结形成自己对拆解真正的理解,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思考的方向和方法。
定义拆解
拆解是以学习优质模型为目的,把复合的多因子模型拆分成但因子模型并且为我所理解和应用的过程。
拆解案例
参考资料
-
波旬《案例拆解之吸星大法》
- 学习观
- 学习观下载:w2j1
changelog
- 何乐 2019年4月16日10:30:18增加拆解案例
- 何乐 2019年4月15日增加 修改和完善
- 何乐 创建于2019年4月13日 22:27